ja_mageia

  • Wide screen resolution
  • Decrease font size
  • Default font size
You are here: 主 頁
澳門地產業總商會
本會向雲南魯甸地震災區捐助善款獻出愛心 PDF Print E-mail
Monday, 11 August 2014 08:02

 

雲南魯甸六點五級地震造成逾六百人遇難,嚴重災情持續受到澳門社會各界關注, 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,幫助災民度過難關。澳門紅十字會截至8月8日已收善款九百五十一萬七千二百六十元。澳紅會副理事長覃伯德表示,五百個救災家庭包已全部發放予災民,預計派赴災區的其中一名工作人員今日返抵澳門,下一步工作是安置災民。

8日下午,澳門地產業總商會副會長高錦途、李彩紅、郭朝隆、何子傑,副理事長容永浩、梁明輝,副監事長張惠騰送交十萬元善款、獻出愛心,以助災區人民解燃眉之急,共克災難。

 
六月住宅成交量價齊跌 PDF Print E-mail
Monday, 04 August 2014 00:00

 

    財政局資料顯示,六月住宅單位成交量609宗,每平方米實用面積均價為97,406元,分別較五月跌17.8%及7.5%。總結上半年,住宅單位成交量4,256宗,按年跌40%;每平方米實用面積均價按年升21%至101,466元。有地產業者表示,數據反映樓市供求失衡的市場扭曲現象,預計量跌價升情況延續至年底,明年供應量同樣不多,趨勢難扭轉。

    財政局資料顯示,六月住宅單位成交量按月下跌,主要是澳門半島成交宗數按月減少122宗至472宗,該區每平方米實用面積均價為94,264元,較五月的103,837元跌9.2%。與去年六月比較,今年同期住宅成交量跌17.6%,但每平方米實用面積均價勁升29.1%,跑贏今年上半年平均樓價升幅。

    全年料跌穿九千宗

    有地產業者表示,六月樓市傳統上較淡靜,加上樓價已升至高位,市場需時消化,成交主要集中在樓齡較高的中小型住宅,導致六月出現按月價量齊跌情況。上半年住宅成交不過5,000宗,下半年新盤欠奉,二手樓宇繼續拉鋸,成交數量難有突破,全年成交有機會不到9,000宗,再創近年新低。由於澳門投資需求旺盛,但住宅供應有限,價格持續乾升,這種趨勢料持續至年底,明年也難扭轉。(資料來源:澳門日報)

 
32周年晚宴 建議政府設置業基金 PDF Print E-mail
Friday, 20 June 2014 00:00

 

    近年樓價持續上升,不少居民置業難。地產業總商會會長鍾小健表示,樓價上升,加上銀行需跟隨金管局指引,首期負擔較沉重。不少年輕人有供樓能力,但欠首期上車,建議政府設立置業基金,助居民上樓。
 
 
    為保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,該會向政府提出幾項建議:
 
    (一)設首期免息貸款、協助居民首次置業。政府補貼可用實物資助,也可用金錢資助,經屋是實物資助,政府可成立置業基金,為合資格的居民提供首期免息貸款,協助首置上車。居民需通過入息及資產審查,未有不動產的,可向政府申請免息貸款,並分二十年償還。現時不少居民入息高、有供款能力,祇是首期不足。置業基金可給他們經屋之外,多一個選擇及置業機會。而且,特區政府現時儲備利息收入很低,即使免息借給居民,公帑也不會有太大的浪費。
 
    全年成交料八千宗
 
    (二)經營非法旅館刑事化。政府多年來打擊非法旅館,但能成功檢控並處罰個案甚少。許多經營者為外地人,犯法後便離開澳門,逃避繳交罰款,令打擊非法旅館成效不顯著。建議經營非法旅館須作刑事處罰並監禁,才能起阻嚇作用,強化打擊成效。
 
    (三)檢討租務法、打擊租霸。澳門已成國際城市,租務市場活躍,租金亦不少。然而,現時租務法例沿用多年,早已不合時宜,且容易產生“租霸”,對業主保障不足。租客拖欠租金,業主無可奈何。假如透過法律程序收樓,拖延時間太長,還要支付銀行供款,故許多業主寧願空置物業,亦不願出租。完善租務法可鼓勵空置房屋出租,紓緩租金上升壓力。澳門投資渠道不多,買樓收租成澳門人最常用的投資方式,故建議檢討並完善租務法,保障澳門人買樓收租的權益。
 
    現時地產代理經營十分困難,預計全年成交約8,000宗。按8,000從業員計,每人每年祇有一宗生意。隨着中介法實施及人力資源緊張,地產代理面臨嚴峻的環境,地產同業需過一段艱辛歲月。
 
    未來三年仍缺供應
 
    樓價飆升的原因包括土地難求、落成樓宇供應不足、建築成本上升等,相信非短期內可利用現時行政手段解決。該會認為,增加供應量才能紓緩樓價上升及解決澳門人的居住問題。
 
    政府早年推出衆多措施,雖成交大減,但樓市依然“乾升”。調控無法令樓價下跌,關鍵是供應,《土地法》、《城規法》、《文遺法》相繼出台,過去申請街線圖,入則一個月便批,現時服務承諾要半年,制度多必然延長審批時間,未來三年供應仍較少。
 
    《城規法》生效後,第一批規劃條件圖已在網上公示,希望政府繼續努力,加快發出更多規劃條件圖,特別是一些大型地塊和地段,例如氹仔北區的土地,讓發展商按條例及早完成發展項目申請、審批及興建,解決供應不足造成樓價急速上升的問題。
 
    鍾小健擁有氹北土地,政府尚未出條件規劃圖(即街線圖),所以仍未入則,業界均希望政府盡早推出,以釋放更多土地資源。
 
澳門地產業總商會:A區全公屋 社屋佔80% PDF Print E-mail
Thursday, 24 July 2014 00:00

(左起)郭朝隆、鍾小健、葉建華。

    最近社會熱議新城填海A區增加住屋供應,地產業總商會認為,A區應放高地積比率,若由現時的8倍增至12倍,將可令單位數目增至4.8萬個;且建議全部建成公共房屋,當中80%建社屋,方便政府資源循環使用。

    地產業總商會會長鍾小健表示,A區應加大容積率,現時8倍容積率不足夠。澳門土地資源緊缺,難得可增加一片土地,應物盡其用。政府最新公佈A區將建3.2萬個住宅單位,當中2.8萬為公屋單位,4,000為私樓單位。如果增加20%,即增加6,400個單位;增加40%,即增加1.2萬個單位。

    填海打樁加快落成

    政府可能考慮樓宇太高影響世遺,該區應特殊處理。現時私人房屋容積率有10倍,故應加大容積率,向高發展。再者,政府今次應該大刀闊斧,將整個A區全部建為公共房屋,分區發展,回應居民訴求,又可滿足市場需求,餘下空間作社會配套。

    坊間關注A區落成起碼要十年,遠水難救近火。他認為,應該科學解決問題,祇要願意投入技術和資金,縱使未填海都可“打樁”,港珠澳大橋橋墩亦是同一原理。政府可以邊填海、邊“打樁”,“打樁”會先探土,再“打樁”至地底岩層。雖然成本較高,但現時資金不是問題,土地供應才是問題,運用科技手段縮短公屋落成時間。

    經屋是與市場爭奪資源,社屋和經屋同樣競爭資源。經屋出售便等同政府土地儲備少一塊。澳門土地資源稀缺,人口增長速度比填海造地要快。長遠考慮,政府要確保歷代都有足夠房屋供應,應減少經屋、多建社屋。

    單位增至4.8萬個

    A區公屋比例,應該70-80%建社屋,讓資源循環使用。且政府思維應開闊,社屋可建“豪宅版”,門檻可放寬,無物業就可居住,租金可廉租或免租。現時內地很多官員都居住政府分配的房屋,並非居住自置物業。

    舊區重整亦應由政府規劃,居民可選擇補償或原地搬遷,原地搬遷則按原面積搬遷,不用資金。

    副會長郭朝隆表示,社屋對社會和諧很重要,居民無屋住,民怨自然較重。難得有填海造地機會,政府應好好把握。建議可將容積率由8倍增至12倍,可提供單位將增至4.8萬個,釋放更多土地資源。政府有責任解決低收入居民居住問題,但無責任助居民圖利。社屋就是解決居住問題。

    社屋資源循環再用

    理事長葉建華表示,如果本澳土地資源豐富,政府可多建經屋,但現時情況並非如此。社會上很多人認為新加坡房屋政策完善,但要考慮的是,新加坡當地居民每年納稅率高達20-30%,可以想像,差不多等同用自己繳付的稅金購買組屋。

    政府應扶助真正有需要的人。按照現時經屋申請條件,祇要沒有物業,薪金合資格就可申請。值得反思的是,很多富二代剛畢業,未有物業,合乎資格,是否應幫忙?所以公屋比例應該佔較多,讓未有能力置業的居民先租住社屋,條件許可時再購買私樓,社屋資源又可留予其他有需要人士。(資料來源:澳門日報)

 
地產界:A區規劃助穩樓價 PDF Print E-mail
Monday, 14 July 2014 00:00

 

    政府前日公佈,新城填海A區將建2.8萬個公屋單位及4,000私樓單位。地產業界認同政府今次安排,增加供應有助穩定樓價。亦建議政府比例上應多建社屋,藉此推進舊區重整計劃,制訂中長期房地產供求藍圖。

    社屋為主經屋為輔

    地產業總商會會長鍾小健表示,政府很重視社會聲音,知道居民對公屋需求較大,填海A區公屋單位增至2.8萬個,足證政府下了很大決心和努力,把首個填海區大部分單位用作興建公屋,私人房屋僅佔4,000個,值得支持。

 

    2.8萬單位中,建議政府社屋為主、經屋為輔,因主要為解決居民居住,並非資產問題。相信政府建優質社屋,居民會支持。其實公屋和私樓正互相爭奪資源,故應多建社屋,社屋資源可以循環再用。

 

    值得一提的是,舊區重整探討多年,廣州、上海等地都採取原區安置,建議政府考慮舊區重整時,原居地居民可先居住A區社屋,待澳門半島舊區重建完成再搬回原來區份,按原來單位面積安排單位,執行亦較易。

 

    除公屋外,私人房屋需求很大。現時逾半居民住私樓,因不少人不具備條件申請公屋,所以政府在A區興建大量公屋後,應在B、C、D區適當增加私人房屋數量。

 

    增建公屋回應訴求

 

    房地產聯合商會會長吳在權表示,增加公屋單位回應社會訴求,照顧弱勢群體需要,認同政府舉措。對社會關注將來A區人口密度較澳門半島更高,擔憂居住環境難以優化,他認為,現時只是初步公佈有關內容,仍未清晰,將來諮詢階段再作評論。

 

    地產發展商會會長陸惠德表示,政府將新城填海A區調整為公屋為主,進一步提高公屋比例,解決居民上樓、居住問題,並提供優惠租金商舖予中小企經營,方向概念值得支持,反映政府以民為本、從善如流,有留意、傾聽社會意見。據業界了解,幾個月前政府已啟動相關研究工作,目的是幫助居民上樓、置業。畢竟澳門面積有限,公屋數量難以滿足龐大住屋需求,加上供求嚴重失衡、樓價乾升,長遠下,去一個單位“兩代人都未必供得完”,增建公屋有其必要性。

 

    其餘新城續增公屋

 

    除新城A區增加公屋比例,其餘新城填海區域也應增建公屋,因A區公屋預售最快要二〇一九年,五年後又會衍生一批新住屋需求,屆時A區公屋相信不足以應付,所以其餘新城區同樣有需要增建公屋,數量需達2.8萬個,加上A區已規劃的2.8萬個公屋單位,才能滿足市場潛在需要。

 

    澳門社會不斷發展,住屋需求不斷上升,中長期要透過前瞻性的規劃解決問題,中期要做好舊區重整、氹仔北區規劃及規劃閒置地用途;政府正向中央政府申請水域管治權屬長遠規劃,可因應澳門需要填海造地增建公屋。

 

    修改經屋法恰逢其時,尤其經屋申請方法、排序等更要重新檢視。目前每次開放經屋申請,居民都要重新排隊遞表申請,浪費政府及居民時間,拖低行政效率。不設分組排序,單身人士、年輕人多淪為“陪跑”,值得重視。(來源:澳門日報)

 
<< Start < Prev 1 2 3 4 5 6 7 8 Next > End >>

Page 7 of 8